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某溶液A中含有、、、、、、、、、、中的4种离子,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

常温下,某溶液A中含有中的4种离子,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乙一定有,可能有

B.实验消耗,则生成气体丁的体积为

C.该溶液中一定有四种离子

D.生成的甲、乙、丙气体均为无色的易溶于水气体

 

C 【解析】 pH=1的某溶液中H+浓度为0.1mol/L,则说明溶液中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4)2CO3溶液,生成的无色气体甲为CO2,生成的白色沉淀甲是和溶液中的弱碱阳离子双水解生成的,据此分析溶液中的离子;向溶液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生成的气体乙为NH3,由于(NH4)2CO3溶液能引入,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白色沉淀乙中一定有碳酸钡;向溶液乙中加铜和硫酸,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丙生成,说明溶液中含,由于溶液显酸性,即含硝酸,则不能和硝酸共存的离子均不能存在;由于前面加入了过量的Ba(OH)2溶液,故生成的白色沉淀丙为BaSO4,但是原溶液中就有的,还是后来加硫酸引入的,需要根据电荷守恒来分析判断。 pH=1,说明溶液显强酸性,说明有H+,一定不存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H4)2CO3溶液,Fe3+和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红褐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3+,但溶液乙中加入Cu和硫酸,产生气体丙,气体丙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气体丁,因此,丁为NO2,丙为NO,说明原溶液中有,但是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因为Fe2+、I−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大量存在,则白色沉淀甲为Al(OH)3,原溶液中含有Al3+,根据溶液显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总物质的量浓度为3c(Al3+)+c(H+)=3×0.1mol/L+0.1mol/L=0.4mol∙L−1,而所带电荷数为0.1 mol∙L−1,又因为各离子浓度为0.1 mol∙L−1,因此原溶液中含有、Cl−; A.因为加的是过量的(NH4)2CO3,所以有Ba2++=BaCO3↓,根据分析,原溶液中有,因此也就有Ba2++=BaSO4↓,因此沉淀乙一定是BaCO3、BaSO4,故A错误; B.题目中没有说标准状况,因此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B错误; C.根据分析,该溶液中一定有、、、四种离子,故C正确; D.根据分析,甲为CO2,乙为NH3,丙为NO,NO难溶于水,故D错误; 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是一种磁性物质

C.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D.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查看答案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三种无色液体:取三种试剂各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B.比较Ksp[Fe(OH)3]Ksp[Mg(OH)2]的大小:向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观察现象

C.制取乙酸乙酯:向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再依次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用酒精灯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上方

D.证明苯酚与溴水反应是取代反应: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饱和溴水,充分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查看答案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NO3)2稀溶液中滴加足量氢碘酸:3Fe2+++4H+=3Fe3++NO↑+2H2O

B.电解饱和MgCl2溶液:2Cl+2H2O2OH+H2↑+Cl2

C.溶液中加足量溶液:2+Ba2++2OH═BaCO3↓+ +2H2O

D.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MnO2+4H++2Cl Mn2++Cl2↑+2H2O

 

查看答案

可与水发生反应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和净水剂

C.可用作碱性电池的负极材料

D.常温常压下,该反应每生成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查看答案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①与 NaOH 的水溶液共热  ②与 NaOH 的醇溶液共热③与浓硫酸共热到 170       ④与溴水反应⑤在 Cu Ag 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⑥与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共热

A.①③④②⑥ B.①③④②⑤ C.②④①⑥⑤ D.②④①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