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

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NaOH溶液,乙为0.1mol•L-1的盐酸,丙为未知浓度的FeCl2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用酸性KMnO4溶液能测定丙溶液的浓度(已知:)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②滴定实验要用到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使用该仪器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④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____________mL

⑤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FeCl2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KMnO4的体积(mL)

第一次

25.00

26.11

第二次

25.00

28.74

第三次

25.00

26.09

 

 

依据上表数据,计算该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⑥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KMnO4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FeCl2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读取KMnO4标准液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13 丙>甲=乙 25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检验滴定管是否漏水 b 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6.10 0.52mol/L CD 【解析】 (1)先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计算0.1mol•L-1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再计算溶液的pH; (2)酸、碱抑制水电离、FeCl2水解促进水电离; (3)①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分析实验仪器; ②滴定管使用前要验漏; ③高锰酸钾溶液、FeCl2溶液都需要用酸式滴定管滴加; ④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自下而上刻度逐渐减小,每个小刻度为0.1mL,根据图示滴定管液面可知,液面处于26和27之间,据此读出滴定管中液面读数; ⑤根据方程式计算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⑥根据 判断误差; (1)常温下,,0.1mol•L-1的NaOH溶液中c(OH-)= 0.1mol•L-1,c(H+)=10-13mol•L-1,所以pH=13; (2) 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抑制水电离,水电离出c(OH-)=10-13mol•L-1,乙为0.1mol•L-1的盐酸,抑制水电离,水电离出c(OH-)=10-13mol•L-1,丙为未知浓度的FeCl2溶液酸,FeCl2水解促进水电离,水电离出c(OH-)>10-7mol•L-1;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丙>甲=乙; (3)①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实验仪器,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滴定实验要验漏,使用该仪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滴定管是否漏水; ③高锰酸钾溶液、FeCl2溶液都需要用酸式滴定管滴加,所以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b,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有高锰酸钾剩余,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自下而上刻度逐渐减小,每个小刻度为0.1mL,根据图示滴定管液面可知,液面处于26和27之间,读数是26.10 mL; ⑤根据表格数据,第二次实验数据明显超出误差范围,根据第一次、第三次实验,平均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是0.0261L,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1mol/L×0.0261L=0.00261mol,根据方程式计算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0261mol×5÷0.025L=0.52mol/L; ⑥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KMnO4标准液,高锰酸钾的浓度减小,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偏大,使测定结果偏高,故不选A; B.滴定前盛放FeCl2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无影响,故不选B; C.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偏小,使测定结果偏低,故选C; D.读取KMnO4标准液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偏小,使测定结果偏低,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KClK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2O42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B.KspAg2C2O4)的数量级等于107

C.Ag2C2O4+2C1(aq) 2AgCl+C2O42(aq)的平衡常数为109.04

D.cC1=cC2O42)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2C2O4沉淀

 

查看答案

我国最近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能量转化方式主要为光能电能化学能

B.该装置总反应为H2SH2+S

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3I--2e-=

D.a极区需不断补充含I-的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NO2球浸泡在冰水、热水中

热水中红棕色明显加深

2NO2(g) N2O4(g)ΔH0,平衡逆向移动

B

向盛有1mL2mol/LNaOH溶液中先滴加1~20.1mol/LMgCl2溶液后,继续滴加20.1mol/LFeC13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Fe(OH)3Mg(OH)2更难溶

C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已知:H3BO3K=5.8×10-10H2CO3K1=4.4×10-7K2=4.7×10-11)

无明显现象

硼酸不与碳酸钠反应

D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2H+=SO2+S+H2O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v(a)v(c)v(b)v(d)

C.平衡常数:K(a)K(c)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

 

查看答案

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级高低次序不同,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为相同的能级组。元素周期表中,能级组与周期对应。下列各选项中的不同原子轨道处于同一能级组的是

A.ls2s B.2p3s C.3s3p D.4s3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