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用“碳捕捉”技术将CO和CO2混合气体中的CO2捕捉并回收CO,其基本过程...

工业上用碳捕捉技术将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2捕捉并回收CO,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②分离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_____

(2)反应①在反应分离室"内进行,将NaOH溶液和CaCO3分离的操作是_____   

(3)“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

A.捕捉到的CO2可用于制备其他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B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制冷剂 过滤 CO2+2NaOH=Na2CO3+H2O AD 【解析】 (1)根据干冰易升华分析; (2)根据固液分离的方法分析;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 (4)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判断。 (1)因为干冰升华易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2)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一般用过滤的方法;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4)A.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将二氧化碳用于制备其他化工产品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 B.“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放出热量,故B错误; C.在反应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可以循环利用,故C错误; D.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反应可以看出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是反应复杂且能耗大(碳酸钙分解耗能大),故D正确; 答案选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图①表示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图②表示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石灰水

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图④表示向pH13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

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查看答案

向含Fe(NO3)2Mg(NO3)2Cu(NO2)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关于得到的溶液或滤渣的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中存在的微量HOH)(    )

A.若滤液中含Fe2,则滤渣中一定不含Fe

B.若滤渣中含Cu,则滤液中一定含Fe2

C.若滤渣中含Zn,则滤液中含2种离子

D.若滤渣中不含Zn,则滤液中至少含3种离子

 

查看答案

有一无色溶液X分成三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BaSO4固体、CaCO3固体、Mg(OH)2固体,产生的现象如表,则该无色溶液X(    )

加入物质

BaSO4固体

CaCO3固体

Mg(OH)2固体

现象

固体难溶解

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固体溶解

 

A. B.稀盐酸 C.Na2CO3溶液 D.酚酞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OH溶液

KCl

适量稀盐酸

C

NaCl溶液

Na2CO3

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D

O2溶液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