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A同学选用...

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A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先向甲试管中加入适量锌片再加入稀硫酸,并未看到红墨水有任何变化,原因为____

(2)B同学选用装置进行实验,先在乙试管中加入某溶液至液面没过长颈漏斗下口,再向长颈漏斗中注入另一种溶液,使二者混合反应。观察到烧杯中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______(不能”)说明上述两溶液反应为放热反应,原因为______

(3)C同学选用装置III进行实验,先向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稀硫酸,首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吸热放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U形管两端都通大气,不会产生压强差,液面无变化 不能 向乙中注入溶液,即便不放热,液体也会将气体压出导管 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 放热 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解析】 探究反应热效应的常用方法,通常是观察到密闭体系中一定量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据此回答; (1) 装置Ⅰ想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适量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放热,但实验中 U型管内红墨水液面始终不会变化,因为乙中气体与U型管左侧内气体、通过导管与大气相连,因此,不会产生压强差,液面无变化; (2) 装置Ⅱ想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反应放热,但B同学的实验也不能说明两溶液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向乙中注入溶液,即便不放热,液体也会将气体压出导管,故气泡的产生未必单纯由热胀冷缩引起,因此不能说明; (3) 装置III想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中和反应放热,首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乙及导管内的密闭体系中一定量气体的受热膨胀引起的,因此说明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一段时间气体冷却收缩,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

(2)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元素C与元素G的简单氢化物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元素DEG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DE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八种物质:①MgCl2 NH4Cl  Na2O2 O2 H2P4 CaO  PCl3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八种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均填序号)

(2)“速热包多用于快速加热食物。其主要成分为一包和一包,使用时将二者混合即可。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吸热放热”)反应。

(3)③的电子式为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①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Z>X>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Z>Y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W D.X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测定HFHCl的沸点

比较氟、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向氯化钙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比较钙、钠的金属性强弱

C

测定等浓度的HClH2S两溶液的pH

比较氯、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氯气

比较氯、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已知A(g)B(g)AB(g)A(g)B(g)AB(l)均为放热反应,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