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用Zn(主要含有Fe、Al、Pb杂质)和硫酸来制取H2,利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晶...

Zn(主要含有FeAlPb杂质)和硫酸来制取H2,利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晶体(ZnSO4·7H2O)、Al2O3Fe2O3,流程如下:

已知Al3+Fe3+Zn2+的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5.24.18.5ZnSO4·7H2O晶体易溶于水,易风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操作②,调节pH=5.2的目的是防止Zn2+水解

B. 操作①的目的之一是将Fe2+氧化为Fe3+

C. 为得到干燥的ZnSO4·7H2O产品,可以用酒精洗干

D. 加热浓缩ZnSO4溶液出现极薄晶膜时,要停止加热

E. 操作③,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速沉淀的洗涤

F .操作③,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Al2(SO4)3

(2)写出操作③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选出在培养规则ZnSO4·7H2O大晶体过程中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

①迅速降至室温

②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③配制90℃的ZnSO4·7H2O溶液

④自然冷却至室温

⑤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

⑥配制高于室温10~20℃的ZnSO4·7H2O饱和溶液

(4)某同学用抽滤的方法得到ZnSO4·7H2O。抽滤过程中洗涤沉淀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

(5)为判断硫酸锌晶体是否有Fe3+残留,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

 

BCD OH-+Al(OH)3=AlO+2H2O ⑥⑤④ 先关小水龙头,加入洗涤剂浸没沉淀物,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 取样加蒸馏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说明残留Fe3+,反之无Fe3+ 【解析】 用Zn(主要含有Fe、Al、Pb杂质)和硫酸来制取H2,Zn、Fe、Al可与硫酸反应分别生成ZnSO4、FeSO4、Al2(SO4)3和氢气,Pb与硫酸不反应,反应后的废液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并过滤得到含有ZnSO4、Fe2(SO4)3、Al2(SO4)3的滤液;已知Al3+、Fe3+、Zn2+的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5.2、4.1和8.5,调节滤液的pH=5.2时,Al3+、Fe3+转化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沉淀,在经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此时滤液中主要含有ZnSO4,滤渣1主要为Al(OH)3和Fe(OH)3沉淀,操作②为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ZnSO4,Zn2+易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锌沉淀,为不引入新杂质,向滤液中加入硫酸,调节溶液pH=2抑制Zn2+发生水解,对滤液加热蒸发,当出现晶膜时,利用抽滤的方法快速过滤得到硫酸锌晶体(ZnSO4·7H2O);由于氢氧化铝可与强碱反应,向滤渣1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在经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沉淀2为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的Fe(OH)3,此时滤液中含有NaAlO2和过量NaOH,加入NaHCO3 发生反应AlO+HCO+H2O =Al(OH)3↓ +CO,沉淀3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制得Al2O3;Fe(OH)3加热分解得到Fe2O3,Fe2O3为红棕色,俗称铁红,可用于制作颜料,据此分析解答。 (1)A.根据分析,操作②,调节pH=5.2的目的是将滤液中的Al3+、Fe3+转化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沉淀,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操作①为加入氧化剂并过滤,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同时将杂质Pb除去,故B正确; C.根据已知信息ZnSO4·7H2O晶体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水洗,酒精与水互溶且易挥发,则用酒精洗干不会导致ZnSO4·7H2O失去结晶水,故C正确; D.若直接加热蒸干ZnSO4·7H2O会导致失去结晶水,则加热浓缩ZnSO4溶液出现极薄晶膜时,要停止加热,故D正确; E.操作③为过滤,过滤操作中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防止滤纸破损,导致分离的物质不纯,故E错误; F.根据分析,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NaAlO2和过量NaOH,故F错误; 答案选BCD; (2)根据分析,操作③中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H2O; (3)在培养规则ZnSO4·7H2O大晶体过程中,需要配制高于室温10℃到20℃的ZnSO4饱和溶液,选规则ZnSO4·7H2O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随着自然冷却至室温,ZnSO4饱和溶液变为过饱和溶液,导致ZnSO4析出,ZnSO4·7H2O晶体会附着在规则ZnSO4·7H2O小晶体上,形成规则ZnSO4·7H2O大晶体,故正确操作为⑥⑤④; (4)某同学用抽滤的方法得到ZnSO4·7H2O。抽滤过程中洗涤沉淀的具体操作是先关小水龙头,加入洗涤剂浸没沉淀物,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 (5)为判断硫酸锌晶体是否有Fe3+残留,即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检验方法为:取样加蒸馏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说明残留Fe3+,反之无Fe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室温下,使用pH计测定0.1 mol/L NH4Cl溶液的pH(如图1),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填字母)。

aNH3·H2O是弱碱     b.溶液中c(H+)>c(OH-)

cNH4+水解是吸热反应       d.由H2O电离出的c(H+)<10-7 mol/L

e.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2)室温下,用0.10 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0.10 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2所示。

①表示滴定盐酸的曲线是_______(填序号)。若此实验选用酚酞为指示剂,则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若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未知盐酸溶液的浓度,下列实验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液

b.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c.碱式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d.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测定过程中使用到移液管,选出其正确操作并按序列出字母:蒸馏水洗涤待转移溶液润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净,放回管架。

a.移液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边吹气边放液

b.放液完毕,停留数秒,取出移液管

c.移液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松开食指放液

d.洗耳球吸溶液至移液管标线以上,食指堵住管口

e.放液完毕,抖动数下,取出移液管

f.放液至凹液面最低处与移液管标线相切,按紧管口

 

查看答案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烃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E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请回答:

(1)有机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有机物D在催化剂存在下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有机物D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

B 有机物CDE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 实验室制备E时,浓硫酸主要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D 有机物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

(1)比较电离出H+能力的相对强弱:HCO______C6H5OH(“=”);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上述强弱关系______________

(2)CaC2是离子化合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CaC2的电子式______

(3)根据氨水的性质,判断下图中氢键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_

A          B

 

查看答案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CuFeOFe2O3NaHCO3Na2CO3Na2S2O3NaAlO2中的若干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乙和气体丙都为纯净物

B.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O,可能含有

C.溶液丁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H+Fe2+

D.固体粉末X中一定含有FeONa2S2O3NaAlO2,可能含有NaHCO3Na2CO3

 

查看答案

家用消毒剂种类繁多,医用酒精(75%的乙醇水溶液)、84消毒液(次氯酸钠溶液)、高锰酸钾消毒片、滴露消毒液(氯间二甲苯酚)等,消毒剂之间切不可随意相互混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消毒片投入到84消毒液中,高锰酸钾可能将次氯酸钠氧化产生氯气

B.高锰酸钾消毒片放入滴露消毒液中,高锰酸钾可能将氯间二甲苯酚氧化从而降低消毒效果

C.84消毒液和滴露消毒液混用时,消毒效果会降低很多,也有可能产生氯气

D.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混合,乙醇可能将次氯酸钠还原,降低消毒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