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已知XYZMGQ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均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MX同族;ZG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YZMG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用电子式表示M2Z的形成过程_______

③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水化物是_____(写化学式)

GQ3溶液与过量的MZ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⑤常温下,不能与G的单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a.CuSO4溶液b.NaOH溶液c.Na2CO3固体d.氧化铁e.浓硝酸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②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b.Rb2O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c.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

d.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e.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

(3)为验证第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控制氯气的加入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Na˃Al˃C˃O HClO4 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 cd 第五周期第IA族 de Cl2+2OH-=H2O+Cl-+ClO- 出现分层,上层几乎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过量的Cl2也会氧化I-生成I2 【解析】 (1)X、Y、Z、M、G、Q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G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为O元素,G为Al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其原子序数小于O,只能处于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应为4,则Y为C元素;X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则X为H元素;M与X同族且原子序数大于O,则M为Na元素;Q单质常温下为气态,原子序数大于Al,则Q为Cl元素,据此解答; (2)主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等于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同主族元素自上向下金属性增强,结合Na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解答; (3)由装置可知,分液漏斗A中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试管中发生溴与KI的反应生成碘,应防止氯气与KI反应,由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可比较非金属性,棉花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尾气,据此分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X、Y、Z、M、G、Q分别为H、C、O、Na、Al、Cl六种元素。 ①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Y、Z、M、G即C、O、Na、Al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C˃O,答案:Na˃Al˃C˃O; ②M2Z为Na2O,属于离子化合物,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变成钠离子,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变成氧离子,钠离子和氧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构成氧化钠,该过程用电子式可表示为,答案:;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越强的是Cl元素,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水化物是HClO4,答案:HClO4; ④GQ3与MZX分别为AlCl3与NaOH,AlCl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答案: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 ⑤G单质为金属Al,常温下Al与a.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与b.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与e.浓硝酸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发生钝化现象,与c.Na2CO3固体d.氧化铁在常温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答案:cd; (2)①铷是37号元素,原子核外含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铷位于第五周期第IA族,答案:第五周期第IA族; ②a.铷排在钠的下方,活泼性强于钠,铷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a正确; b.依据Na2O性质可知,Rb2O为碱性氧化物,在空气中易吸收水生成Rb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铷,b正确;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c正确; d.铷金属性强于钠,所以单质铷具有很强的还原性,d错误; e.铷金属性强于钠,所以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强,e错误,答案:de; (3)①氯气有毒,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避免污染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H2O+Cl-+ClO-,答案:Cl2+2OH-=H2O+Cl-+ClO-; ②为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中,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几乎呈无色,下层液体为紫红色,该实验必须控制通入氯气的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理由是过量的Cl2也会氧化I-生成I2,答案:出现分层,上层几乎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过量的Cl2也会氧化I-生成I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CH2=CHCOOCH2CH3)

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CH2=CH2制得有机物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丙烯(CH3CH=CH2)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4)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液体,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Br2S2Cl2结构相似,沸点S2Br2 > S2Cl2

B.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

C.S2Cl2S—1

D.2S2Cl2+2H2O=SO2↑+3S↓+4HCl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2SO2的漂白原理不同,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B.FeCl2Fe(OH)3都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取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Na+

D.常温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的CO2气体,结果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已知前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4,则Al3+的个数比为

A.2:1 B.1:3 C.3:1 D.2:3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的前后,铜的质量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立即插入乙醇

B.铜片放入酸化的硝酸钠溶液

C.铜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稀盐酸

D.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放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