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υ(Y)=mol/(L·min)
C.M点的正反应速率υ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υ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 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 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下面是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 卤素单质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
①氯水+1mL,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 |
②NaBr溶液+氯水+1mL,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导颜色 | |
③KI溶液+氯水+1mL,振荡,静置,观察四氧化碳层颜色 |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成该实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试管和胶头滴管
B.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萃取剂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上述①②③步实验能确定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甲、乙、丙三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转化,不能满足此关系的是( )
| 甲 | 乙 | 丙 |
A | NaOH | ||
B | |||
C | Fe | ||
D | CO |
A.A B.B C.C D.D
某实验室需要配制480mL 0.10mol/L Na2CO3溶液。
(1)实验时图中所示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填编号)
(2)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100mL量筒、_____、_____。
(3)所需Na2C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 g.
(4)①操作中,当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时,_____(请用语言描述后续操作)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有无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_____;
b.转移溶液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_;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俯视液面:______;
d.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_____。
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可分解为如下各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口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A→_____→ G → E → F。
(2)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3)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分液后得到的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采用_____的方法分离,方法如下:
(4)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 b._____;
(5)若利用该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碘的混合物,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处,冷凝水由_____(填f或g)口通入。
(6)若在蒸馏过程中发现未加入沸石,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