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对西方的称呼逐渐变化。19世纪60年代前把设计西方的相关事务称为“夷务”,从60年代以后逐渐改称“洋务”或“西学”。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上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中国人的世界观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
D.中国对西方的政策由对抗逐渐转向和解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方之光指出,有清一代总共268年。前200年清朝历史,基本上仍然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延续,后70年则开始由古代向近代阶段转变。“向近代阶段转变”的显著特征是
①西方列强的开始入侵 ②被迫进行开放和改革
③不平等条约制度化 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书中说:“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
A.逐渐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 B.加强对工人劳动技能的培训
C.慎重使用童工和女工 D.通过国家立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托克维尔在其1835年发表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如果说我们今天的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知道平等的逐渐向前发展既是人类历史的过去又是人类历史的未来,那么,单是这一发现本身就会赋予这一发展以至高无上的上帝的神启性质。因此,企图阻止民主就是抗拒上帝的意志,各个民族只有顺应上苍给他们安排的社会情况。”在这里,“平等”和“民主”指的是
A.代议制政府 B.民众 C.普选制 D.社会状态
英国科学史家查尔斯·辛格在其所著《科技史》中说,“20世纪前半期,创新的源泉发生了变化。……创新的来源更为多样:工业部门建立研究和开发机构,使寻求实际变化的拿薪俸的工程师、科学家阶层的人数增加,……随着战争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日益密切,技术创新不再只是一种商业活动(不过其目标往往是商业性质的),它同样会发生于诸如医疗和战争之类种种非商业活动中”。辛格的这段话能说明
①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创新主要来源于非商业活动
②从事科学技术发明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③工程师和科学家集体从事科学技术发明
④科学技术发明不仅为了商业目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桑丘是15世纪生活在西班牙的一位绅士。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
A.读《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富庶非常艳羡
B.西班牙的亨利王子组织人对非洲西海岸进行了探险
C.里斯本的居民聚集在港口,热情地欢迎远航回来的哥伦布
D.在他小时候,一两黄金能买一两胡椒;在他老年的时候,十两黄金才能买一两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