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A.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师夷长技以自强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B.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作者对农业与商业关系的认识是
A.农商皆本 B.农本商末 C. 农末商本 D.农商皆末
中国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重视祭祀 B.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D.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
古代工匠对高超生产技术或技艺的继承,往往实行“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制。以下对这一规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证工匠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B.易导致某些技术或技艺失传
C.反映了古代传统家庭伦理观念 D. 体现了农耕经济的生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