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这副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D.2008年海协会陈云林访台后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势》中曾评说道:“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非特我中华学界之大观,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这种壮观的历史场面的出现,其历史条件包括 ①经济基础的变革 ②阶级关系的变化 ③对外交往的频繁 ④政治上的割剧纷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①②④ D.①③④
“垄断”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孟子的这句话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又)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D.“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