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材料二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土地所有权。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
(4)上述材料旨在说明什么的变化?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12世纪中期,我国境内并立的政权,除吐蕃诸部和大理以外,还有
A.南宋、西夏 B.辽、北宋、西夏
C.南宋、金、西夏 C.辽、北宋、西夏、金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A、战国时期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王安石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限制官僚地主的经济特权
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 D.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典型地体现了
A.韩非子的主张 B.荀子的主张 C.孟子的主张 D.墨子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