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卷)2009年高考试题-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海南卷)2009年高考试题-历史)表2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 
   年份  | 
  
   占工厂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 
   1937年  | 
  
   16%  | 
  
   4.4%  | 
  
   7.3%  | 
 
| 
   1942年  | 
  
   58%  | 
  
   78%  | 
  
   49%  | 
 
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海南卷)2009年高考试题-历史)“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海南卷)2009年高考试题-历史)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 
   地区  | 
  
   党员人数  | 
  
   学生  | 
  
   工人  | 
  
   农人  | 
 
| 
   绥远  | 
  
   3200  | 
  
   8%  | 
  
   3%  | 
  
   80%  | 
 
| 
   湖北  | 
  
   1877  | 
  
   63.1%  | 
  
   2.3%  | 
  
   8.9%  | 
 
| 
   广东  | 
  
   15000  | 
  
   21.2%  | 
  
   20.1%  | 
  
   39.1%  | 
 
表l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海南卷)2009年高考试题-历史)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海南卷)2009年高考试题-历史)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