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美国在一定历史时期都实行了“孤立”的外交政策。回答以下2题。
1.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足欧洲事务
2.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 B.④⑤
C.②③ D.①④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回答以下2题。
1.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8%;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2.图8信息反映的是
A.天津工商业调整完成
B.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大都市
D.天津港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回答以下3题。
1.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①雕版印刷术
②记录太阳黑子
③实测地球子午线
④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⑤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按图7顺序,农具功能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图7
A.①谷物加工 ②汲水 ③耕地 ④耕地
B.①耕地 ②汲水 ③耕地 ④灌溉
C.①耕地 ②汲水 ③耕地 ④谷物加工
D.①谷物加工 ②耕地 ③耕地 ④灌溉
3.极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发展并推动了机器普及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机器部件标准化生产的采用和推广
C.铁路的大规模修建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回答以下4题。
1.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2.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3.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4.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
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皆取资于内地”;乾隆五十年浙江杭、嘉、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对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B.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C.两岸经济贸易互补
D.杭、嘉、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要台湾供应
桥是路的衔接和延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体现。桥蕴含着美丽动人的神话,记载了叱咤风云的历史。她跨鸿沟,越天堑,逄山通道,凌波飞虹。
1.古往今来,人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桥梁。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分类”“示例”中的4个空格,完成下表。
2.“桥”历来是文学和艺术中的上佳题材,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关于桥的美丽故事。“清明上河图”里有“虹桥”、《三国演义》里有“当阳桥”、“牛郎织女”里有“鹊桥”……
(1)与杭州西湖“断桥”有关的神话故事是
(2)唐代张继有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眼。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与该诗相关的桥名是 ,该桥位于 (填城市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