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民国 C.清朝 D.新中国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D.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A.军阀、官僚、政客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清朝皇室
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工人阶级的诞生
C.实业救国的思潮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