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6ec8aac122bd4f6e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答案】D。 【解析】“惟适之安”字面理解是怎么舒适就怎么做,体现了追求自由倾向和维新变革的思想,反映了严复受进化论适者生存思想的影响。本题大大超出了高中历史教学要求,非课标和考试说明所要求之能力所能及也。命题不在于显示命题者自己学识有多渊博,而在于体现命题使命的公正。 【启示】此题和15题都涉及到福建地方史的考查,以后对福建地方史要细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查看答案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查看答案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6ec8aac122bd4f6e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