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 ...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

    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D【解析】考查中国清朝的时期的对外政策,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有留有广州对外贸易,从材料中洋船可以看出对外贸易。 【易错点】本题很容易选C,认为清时苏杭的丝织业发达,没有考虑对外贸易这个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

  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

  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查看答案

 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

 

查看答案

 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

 

查看答案

 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个个法律和民主政治文献搭建起人类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材料二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皇帝是帝国元首。……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摘自19世纪七十年代欧洲两部重要的宪法

材料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请回答:

(1)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什么”值得我们肯定?(3分)《十二铜表法》明显地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但为什么仍然被视为平民的胜利?(2分)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两者对后世西方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什么特征?(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两部宪法问世的共同原因。

(3)除上述两部宪法外,在世界近代史上,还出现过哪些重要的宪法文献或民主政治文献?(至少举三个国家的文献。3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请说出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哪些制度构成?(3分)

(5)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制建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材料二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

——《孙中山集外集》

材料三  “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共同团结奋斗。”      

——孙中山致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电

材料四  “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持。”                    

——孙中山1924年国民党“一大”中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革命”是什么活动?孙中山的让步收到了成效吗?为什么?(3分)

(2)材料二中说中华民国有“被淹死的危险”,试举一例说明。

(3)材料三中的“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指的是什么?“中俄两党团结奋斗”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4)从材料一到四,孙中山对列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