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两方面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

(3)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4分)

(4)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你能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借鉴中得到哪些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3分)

 

 答案要点: (1)目的:实现国家富强。 (2)主张: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护封建制度;(2分) 从文化的角度看,指固守传统文化。 (3)角度:材料二:从改革内容是否有效(或是否触及根本)的角度;(2分) 材料三:从改革作用能否促进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 (4)启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要善于将世界先进文化(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采取妄自菲薄的态度,也不可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中国当代的改革,既要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也要符合中国的国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二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四  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金、劳力、原材料和能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1吨标准燃料所产生的GDP比较,我国为395.8美元,美国为2172.8美元,日本为5747.8美元,德国为4351.5美元,印度为1430美元,世界平均为2167美元。消耗同样的能源所创造的产值,我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数,单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研究表明,如果再不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那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所抵消。

材料五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宣传画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工业化道路探索上的什么实践活动?结果如何?(4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3分)根据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6ec8aac122bd4f6e材料一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材料三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中国维和部队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胡锦涛出席八国集团同               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G8+5)

材料四  内政决定外交。随着国内_______,相应地要求外交战略进行调整,……改变长期奉行的“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目的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

——郭伟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从创立走向辉煌》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制定的出发点。

(2)材料二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作为”?(2分)

(3)理解材料四,用最切合的一句话填充材料中空格部分。

(4)材料一、四,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B.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