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物质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打开这两条通道之后,汉唐一千多年间,……(中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丝纺和造纸技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物产。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马、香料、葡萄等。此后,中国的物产和技术的西传却是难以统计的,包括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状况,并简要分析古代中国在东西方交流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
(3)中、西交流在古代和近代有何本质区别?其影响有何不同?(4分)
“特殊的公共权力”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秦朝、隋唐、元朝在中央设立了哪些官职或机构?(3分)
(2)明、清两朝的中央机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实质是什么?(4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公共权力”有何特征?(1分)
仔细观察下图,2001年12月11日,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是加入了以下哪一组织( )
A B C D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小调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小调歌赞扬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制 B.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化 D.土地改革
下表是美国于某段时间援助欧洲各国每人的美金金额,对此表格最合理的解释是( )
国别 |
德国 |
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 |
奥地利 |
金额(美元) |
29 |
33 |
72 |
77 |
104 |
A.欧洲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经济残破,美国给予贷款援助
B.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是与社会主义势力的兴起与发展相关联
C.此援助帮助欧洲复兴,助长了德、意、日等轴心国的势力
D.美国经济援助西欧是希望完全以经济手段来解决战后问题
右面这幅地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
A.英法百年战争之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美苏的冷战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