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c1]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清,回天无力...

 [c1]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清,回天无力,它亡得窝囊。”“周之亡是制度之亡……;清之亡,既是文化之亡,也是制度之亡。”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    )

       A.“秦虽死犹存”指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B.“周制度之亡”指分封制废除,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不利于西周政治秩序的稳定

       C.“清文化之亡”指儒家文化受到冲击而动摇

       D.“清制度之亡”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c1]4.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c1] 右图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部分)在今天各省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

                                                                                                                              (    )

6ec8aac122bd4f6e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B.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基本原因

       C.北方文化走向没落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南方文化教育发展

 

 

 

 


 [c1]3.

查看答案

 [c1]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

 


 [c1]2.

查看答案

 [c1]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c1]1.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连同殖民地)

法国

德国

美国

1835

145

33.8(52.4)

15

21

12.8

1870

374

91.8(140)

45

42

34

    材料三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发生的什么事件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2分)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2分)请分析英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表现。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为应对全球化采取了怎样的具体措施?试举例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稳定、繁荣社会。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罗斯福

    材料二  即使在常常可以享受特权的莫斯科,顾客们也不能保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肉,蛋和家禽也缺货。……现在是春天了,但一如既往,蔬菜缺货……

我相信,只要我们改变我国经济工作的优先次序和组织结构,为我们的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食品和消费品,我们就能成功地同资本主义竞赛。

──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材料三  “房子大了,道路宽了,村民富了,我也能带着孙子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圆我祖孙二人的梦了。今天更令我高兴的是,我们中国人还能上太空了。”在神舟六号成功飞天之日,一位见证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四川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中华大地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自《改革开放30年》

   (1)根据材料一,罗斯福的言论是在什么严重局势下发表的?(2分) 其目的何在?(2分)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赫鲁晓夫的一番话反映了当时什么现象?(2分) 你怎样认识赫鲁晓夫的反思?(4分)(注意:不得抄原文)

 

 

 

 

 

 

   (3)材料三中四川老人的感慨说明了什么?(2分) 为什么他的家乡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