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宣言》中说:“吾党自第一次革命、国体与政体变更后,即以巩固共和、实行民主民生两主义为己任。宋案、借款之故,促起二次革命,不幸精神崩溃,相继败走,乃主张约束前人,激烈后进,重新发起中华革命党,海内外同志,立约宣誓,争先恐后……认为本党党员,协力同心,共图三次革命,迄于革命成功。”其中的第一次革命、二次革命、三次革命的对象分别 ( )
A.清廷、袁世凯、袁世凯 B.清廷、黎元洪、袁世凯
C.清廷、段祺瑞、袁世凯 D.清廷、袁世凯、张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87年美国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②都受启蒙思想影响
③都规定实行总统制 ④都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日本翻译谕吉的《文明论既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欣渊文明,帝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照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超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 “甲午之役”及其“后文章”显示出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转折,下列关于“三甲之役”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日本发动“三甲之役”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
B.“甲午之役”后签订的苛刻条约远胜于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C.“甲辰之役”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
D.“甲寅之役”是指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秦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内的出发点是 ( )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对两方技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学习时,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材料三: 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要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江泽民《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2001年8月21日)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6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柏坡精神”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赋予艰苦奋斗以何种新内涵?(2分)
(4)这些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有什么作用?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