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 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 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 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 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群众,仇视精英贵族

 

 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

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

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查看答案

 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查看答案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查看答案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

材料二(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

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3分)

 

 

(4) 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