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 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史书》记载:“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它最符合:
A.大禹建夏朝 B.汤灭夏建商 C.西周分封制 D.春秋诸侯争霸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秦始皇与康熙帝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指出这两位君主的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及其给中国历史造成的危害。据此谈谈你如何认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概述六朝、隋唐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明朝中后期江南经济有什么新的突破?简要分析这三个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材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⑴.《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述?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
⑵.战国、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⑶.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什么?
⑷.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相同同?又有何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