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清政府正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清政府正式下达了更名立田的诏令。决定免除明代各省废藩(王)田产的变价做法,撤回为此而派出的部员,将未变价田交与该省督抚,并给予原种人耕种,改为民户,称为更名田,永为世业,照例征收银粮。对于无人承种的剩余土地,则招民开垦。康熙九年正月,又虑及更名田内有明代废藩自置地,且予民佃耕,他们在输粮之外又纳租银,为避免负担过重,决定免其纳租,与民田一例交粮。如果已有易价银征收于库者,准许抵交次年正赋。

——《中国历史记事》

    材料二: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 2%。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主要的圈占者是乡绅。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圈地总面积的60%。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t.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于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就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18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 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1876年公布的禁止非法圈地的法案虽只应用于公有地,但圈地作为一种运动业已结束。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1)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各阶段“圈地”的特征;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更名田” 与英国“圈地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材料三:“大跃进”期间,长沙农村又兴起了一场人民公社运动。1958年8月26日,长沙县高塘人民公社成立,成为湖南省第一个人民公社。9月中旬,郊区农村率先实现公社化,成立岳麓、东风、万年红三个人民公社。到10月,长沙、望城、宁乡、浏阳四个县先后裁撤乡镇,建立人民公社共四十一个,完成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它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采取大兵团作战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并实行生活集体化,大办公共食堂、幼儿园、敬老院。在农村公社化运动推动下,长沙城区也办起了人民公社。

——星辰资料库

   (2)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农业经营方式变化;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两者对我们经济建设的启示(8分)

 

 

 

 

 

 

 (18))(1)特点:世纪,在毛纺织业(市场)的推动下,地主贵族圈占农民的土地;17世纪(宗教改革时)新贵族加入圈地,圈地运动加速;资产阶级革命后,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立法)推进圈地,至工业革命完成,圈地运动结束。     后果和影响:清政府,恢复、发展农业,稳定小农经济(或保障政府的赋役、巩固封建统治);(2分)     英国,农业的转型、发展(或工业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农业经营方式变化:分散经营转变为集中经营;(2分)     启示: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     说明:材料二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市场的推动下,变革生产关系(经营方式),推动了经济及社会发展;(3分)材料三无视生产力水平,靠行政手段(忽视经济规律)变革生产关系(经营方式),不利于经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一举措使美国宪法长期保持活力,使之成为“活的宪法” (    )

    A.参加制宪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宪法吸收了人类历史优秀成果

    C.麦迪逊具有丰富的知识             D.具有正当的修宪程序

 

查看答案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游牧民族农业化

    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符合16世纪中后期时代特征的是                    (    )

    A.农耕文明的停止与工业文明的兴起   

    B.民族危机的深重与瓜分狂潮的掀起

    C.异端思想的微波与人文主义的巨澜   

    D.巩固旧制的中国与革命狂飙的西方

 

查看答案

 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施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部分主张     B.确立了近代民主宪政体制

    C.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变化的发展     D.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