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的统治。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诸侯争权夺利 D.宗法制形同虚设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郡邑” D.烽火戏诸侯
先秦经典《尚书》中多次提到“民主”,如“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 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
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
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
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
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
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材料四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
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
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材料五 唐朝王建有诗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夜看扬州市》)唐
代李绅有诗曰:“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宿扬州》)
材料六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
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
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
绸之刑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
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3)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扬州繁
华的表现。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