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材料...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材料一:英国是个完美的世界!它还拥有东印度群岛!……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动力缺乏;原料充沛。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加速工业化进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世界联系加强。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导致“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材料二: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漫天要价等等,伪字随处可见。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之势,恰恰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材料三:苏州风俗,全是一团虚哗,……。只就那拳头大一座虎丘山,便有许多作怪……即使开着几扇板门,卖些杂货,或是吃食,远远望去……却也热闹齐整。仔细看来……都是有名无实的。一半是骗外路的客商,一半是哄孩子的东西。

                                                           ——《豆棚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孙春阳店铺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三说明明代苏杭的商品经济存在哪些问题?(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持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宣布,“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岳麓版《政治文明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二战后到70年代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这种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迅速发展的因素。

 

 

(2)材料二反映出现阶段美国对台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分)奥巴马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说明了什么?(2分)

 

 

(2) 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2分)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3分)

 

 

 

(4)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台湾问题前景的认识。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前后,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 (  )

A. 都是外国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       B. 都是私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

C. 说明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D. 说明中国工业文明战胜了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A. 民用工业利润丰厚            B. 官方重视军工,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 中外合资收入较高            D. 民营企业笼络工人,提供丰厚报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