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有关长江三角洲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

 阅读有关长江三角洲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   近代江南的企业家们以工商业收入投资土地,究其出身来说大都生于富裕之门,其父辈或祖辈占有田产者甚多。购买土地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利,除地租收益以外,近代江南的城居地主们还在购买的土地上开办工厂、创办企业。他们所开设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农业产品是这些企业主要的原材料来源。从城居地主中产生的近代企业家开始了将资本主义经营范围扩大到农业领域的尝试,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首开先河。1901年秋正式集资建立通海垦牧公司,走上了废灶兴垦、发展近代农业的道路。  

——黄敏 慈鸿飞《中国农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2分)并分析农业生产呈现的变化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何新变化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下列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6ec8aac122bd4f6e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中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政治影响。

 

 

 

 

 

 

 

材料四    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

-----《郭松焘诗文集》

材料五    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蝥,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

(4)据材料四,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1分)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支持材料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2分)

 

 

 

 

 

 

(5)据材料五,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1分)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1)、粮食种植减少,经济作物种植增加。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种植规模化(2分)     (2)、中国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或(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资本家追求利润;(2分)     (3) 影响: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发起新文化运动。     (4)态度:顽固而愚昧地反对机器生产。观点:厌恶官绅的保守心态,(1分)阶层: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革命派)(2分)     (5)态度:热切追求新生活习俗。    ’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二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三: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外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场战争…… 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五: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6ec8aac122bd4f6e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榖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主体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2分)

 

 

 

 

 

(2)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材料三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表现。

 

 

 

 

(5)在材料五中,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6ec8aac122bd4f6e”的用意是什么?(1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说明理由。

 

 

 

 

 

 

(6) 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1分)

 

 

 

 

 

 

 

查看答案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查看答案

 《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    )

    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查看答案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查看答案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