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戳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1分)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2分)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1分)
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国人不断抗争、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
(2)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3)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4)材料三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哪一方面的变化?(1分)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3分)
某中学一研究小组举办了一个有关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变迁的图文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哪一个政治派别创办的?(1分)其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材料体现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困难,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2分)。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
(2)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创办大学堂宣传怎样的思想?(2分)由大学堂的章程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这一目的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分)
材料三 下图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3)材料三孙中山所说的“自由、民主、均富”理念指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1分)当时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4)该研究小组试图通过此次展览完整地展现近代中国的思想演进历程。请你策划一下,还应再搜集一组哪一时代学校教育的相关资料?(1分)其典型学校应是哪所?(1分)
(5)以上三则材料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这种变迁集中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