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才 ,左才阳陵...

 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才     ,左才阳陵。”(注:才即在)

6ec8aac122bd4f6e    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

    “右才”后空缺部分应是              (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11月,美国华裔收藏家范季融、胡盈莹夫妇将其收藏的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全部捐赠给国家,支持祖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下列为他们捐赠的部分秦公晋侯青铜器,其中属于“鼎”的有                  (    )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三字经》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和提出“人之性恶”的思想家分别是        (    )

6ec8aac122bd4f6e

 

 

 

 

 

    A.孔子  老子     B.孟子  荀子     C.墨子  荀子     D.孟子  韩非子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海权的历史乃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相互间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的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暴力的一种叙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其实力的深远影响,早在这些千真万确的原则昭然于天下之前,就已被洞察秋毫------因此海上力量的历史,蕴含着一个濒临于海洋或者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依据。                                         —— 马汉《海权论》

材料二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三   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1970年(表中数字表示世界总数的百分比)

 

人口

国民总产值

粮食

识字的人

发达国家(新西兰、日本、西欧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18.0

45.0

35.0

96.0

东欧和苏联

11.5

30.0

23.0

90.0

拉丁美洲

6.5

8.0

6.5

67.0

非洲

8.5

3.5

2.5

19.0

近东

3.5

7.5

14.0

36.0

远东(不包括中国)

31.0

3.5

13.0

40.0

中国

22.0

2.5

 

50.0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先后控制世界海洋的国家有哪些?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

 

 

 

 

 

 

(2)19世纪中期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该时期英、法等国家的殖民扩张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穷国”落后于“富国”的原因。

 

 

 

 

 

 

查看答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遂兼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汉书》

材料二   “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内部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力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施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原因。

 

 

 

 

(2)  据材料二,你认为作者重在说明什么历史现象(3分)

 

 

 

(3)  概述材料三的基本主张,指出其历史作用。

 

 

 

 

 

(4)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对你有何启示(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既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嘎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型,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也,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20000多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清朝某些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5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