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几种史学观点,回答问题。 ①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

 阅读下列几种史学观点,回答问题。

    ①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②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③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

    ④ 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⑤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请回答:

    案例一: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

对孙中山的评价结论

选择对应的史学观点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填充说明:只需在答题纸上填写对应的史学观点的序号

    案例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现象。

历史史实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示例:“圈地运动”

①③

A:洋务运动

 

 

B:“扶清灭洋”口号

 

 

填充说明:运用不同的史学观点可能会对同一历史现象作出不同的评价,参考示例,请将对应的典型的史学观点序号填在答题纸上,可以单选或多选。

    案例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的影响。

    请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的影响。

    从革命史观来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桥头堡,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史观来看:

 

 

 

    从全球史观来看:

 

 

 

    从文明史观来看:

 

 

 

 

 案例一:甲④   乙①    丙⑤   丁②  (4分,每项1分)     案例二:A:评价高——①②③       评价低——④     B:评价高——④           评价低——①③ (4分,每项1分,多选少选均不能给分)     案例三:从现代化史观来看: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2分)     从全球史观来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分)从文明史观来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面看来,儒、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

——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大致了解了上下三千年来教育的概况和“考试”取士的情形,无论我们的先圣先贤、诸子百家的名言,关于教育与学问的教诫,作过如何庄严神圣的定论,但教育的理想与一般社会对教育的“暗盘”思想,毕竟存在一段很大的距离。……尤其在古代轻视工商业的观念之下,当然就会产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看法了!……读书读到后来,所有经、史、子、集,也成剩余的物质,只有“八股”的制义文章,才是生活的宝典。

——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

    材料三  (如今)知识的普及,使得一切学问的真正精神垮了,尤其是中国文化和东西文化的精义所在,几乎是完全陷入贫病不堪救药的境地。不但如此,我们……虽然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而换旧更新,可是我们教育的“暗盘”思想,依然落在二千多年来的一贯观念之中,只不过把以往“读书作官”、“光耀门楣”的思想,稍微变了一点方向,转向于求学就可以赚钱发财的观念而已。

——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道家思想文化在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上各有何不同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4分)

 

 

 

 

 

 

(2)材料二中的“‘考试’取士”是指什么?(1分)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评价。

 

 

 

 

 

 

 

(3)依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当时的教育与古代教育本质的认识。作者的理想教育是什么?(4分)

 

 

 

 

 

(4)联系材料,你认为弘扬儒家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4分)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               (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北伐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双十协定”的签订

 

 

查看答案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    )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查看答案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 历 史 事 件可 能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发起的目的是寻求“救国之要道”或“根本之救亡”,其“要道”或“根本”是(    )

    A.政治革命,推翻“军人武力之政府”     

    B.思想启蒙,启发“多数国民之觉悟”

    C.实业救国,兴办“机器生产大企业”    

    D.以俄为师,迎接“世界革命新纪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