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材料所说的“丝—银”对流出现的国际背景主要应该是 ( )
A. 新航路开辟 B. 工业革命的完成
C. 殖民扩张的加剧 D. 鸦片战争的爆发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是 ( )
A.科技创新 B.市场竞争 C.资本集中 D.人才集中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与此相对的经济理论是 ( )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里根主义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认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是 ( )
A.满足了欧洲人对金银的渴望 B.使得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C.推动了欧洲小农经济的发展 D.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火车和汽船的使用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文中揭示的现象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 )
①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③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