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材...

 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二  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该公司以高价收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到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1)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

 

 

 

 

 

 

 

 

 

 解析:本题是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考查。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近代工业的出现、农业生产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农业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等角度提炼回答:第(2)问可从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经济发展的带动、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影响等角度说明变化的原因;第(3)问从开埠通商客观上对中国经济的推动、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等客观上的积极层面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1)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2)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人。 (3)开埠通商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了开放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4分)

 

 

 

 

 

 

 

 

(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

 

 

 

 

 

 

 

 

 

(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有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湾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总长169.5公里的柏林墙。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存在50年,甚至100年”。谁也不知道,丧钟即将为柏林墙敲响。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其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其倒塌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

 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政治文明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盎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三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的规定和材料一的原则有矛盾的地方吗?如果有,请具体指出。

 

 

 

 

 

(3)依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