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 )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被迫对中国做有限的让步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敛免役钱,宽富而困民,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篇》
请回答:
(1)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是什么?(2分)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汉化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20分)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奖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四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分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 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分别说明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10分)
(3)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8分)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