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下面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索姆河 D.萨拉热窝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8分)
敦煌位于今天甘肃省的西部,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外交往频繁,敦煌因此汇聚了东西方的多种文化。规模宏大的莫高窟石窟中保存的精美壁画、雕塑,融汇了中国、印度、中亚乃至希腊文明等多种元素。1899年,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大批写本残卷。这批珍贵文书被闻讯而来的英、法、俄、日等国的所谓“探险家”劫走,仅有小部分留存于国内。文献时间跨度从晋到宋,唐朝的最多,总数在四万件以上,被称为敦煌文书。其内容以佛经为主,也有大量的儒家经典、官私文书以及道教、摩尼教、基督教的经典。除了汉文文献处,还有丝绸之路上许多民族所使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献,如藏文、梵文、于阗文、粟特文等文献。敦煌文书、敦煌石窟以及相关考古发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者,在20世纪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敦煌学。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敦煌学所依靠的资料。(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问的原因。(4分)
探索历史的奥秘(8分)
材料一 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罗布淖尔孔雀河下游发掘小河五号墓地(距今近四千年前),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后经科学检测,小珠所用材料为海菊贝壳,这种海菊贝只见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海域。20世纪70年代 ,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商王武丁之妻)墓中,出土玉器共756件。经对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大部分属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更少。这几种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
——摘编自苗普生等主编《新疆史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观点。(5分)
(2)材料一为古籍文献资料,材料二出自考古资料。如何认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3分)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
不过是炮火利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
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5分)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下》
材料二 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前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
材料三 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摘编自《太平御览》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直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