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8分)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

(8分)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4分)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查看答案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提出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查看答案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产生这一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