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

(1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  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来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来说,与士绅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孟德卫《l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

 

 

(2)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请指出其相同的用意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伏尔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4分)他们两人都没有到过中国,你认为哪一人的观点更贴近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现状?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1)盂德斯鸠: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人民受到掠夺与奴役;(2分)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开明君主制国家,是政治与道德的统一,是最好的政府形式。(2分) (2)用意相同;以批判或褒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自己的理论服务。(3分) (3)途径:传教士、商人、旅行者在中国的见闻传入欧洲;(2分)中国经学、史书的译著在欧洲的传播。(2分) 答案一、孟德斯鸠。理由: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太祖废宰相;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实行文字狱.(5分)  答案二、伏尔泰。理由:①明清以儒家仁政、德政思想治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达到顶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明代设置内阁,大学士参与商议军国大事;②清代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5分) (本问答案为开放性,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一种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若学生两种答案都回答,也只能按其中一种答案计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查看答案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

A.中国革命开始“以俄为师”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查看答案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22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6年向共产国际汇报北伐战争情况的俄文原稿

 

查看答案

“福”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原意为:“人人有田做,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下列政策或措施中,充分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的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中共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历史依据一

历史依据二

历史结论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