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秦朝能够完成...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秦朝能够完成这一工程是基于

A.小农经济的兴盛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工匠水平的高超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

A.破坏了分封制               B.不符合古代宗法制

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         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

 

查看答案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C.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D.周天子重视礼制建设

 

查看答案

制度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县而促。

材料四  秦有天下……不数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五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六  元代设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区不仅地区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设道,属监察性质。为加强控制,元在路府州县均设蒙古事务官“达鲁花赤”,监督各级官吏,执掌最高权力。

——互动百科网

(1)材料一体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分)并据材料一示意图概括该制度的特点。(3分)

(2)材料二中,“新皇帝”是如何变革政治制度的?(1分)

(3)针对“新皇帝”的政治变革,材料三、四、五是如何认识的?(6分)

(4)依据材料六分析元朝的行省制怎样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3分)

(5)结合上述材料,从制度创新角度谈谈启示。(6分)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阐述的核心是“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强调天赋人权,并提出权力来自国民。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宣言还宣布了法治原则,“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又指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2分)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关系如何?(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4分)

(2)三个法律性文献有何本质一致性?(3分)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意义?(4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材料三  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中外纪闻强学会,康粱奔走救危机。光绪诏书要变法,救亡图存改现状;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1)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1分)又各有什么特点?(2分)

(2)从材料三中,你能读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历史信息?(6分)

(3)有人认为维新变法尽管失败,但对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请你依据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