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二 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1)材料一中宋明理学家和李贽对同一史事的评价截然不同,请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评价不同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4分)
(3)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4分)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先后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
A.纽可门蒸汽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得到推广
C.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 D.能源消费的日趋单一
“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
200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了太空,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杨利伟乘坐的宇宙飞船是
A.“神州”五号 B.“神州”六号 C.“神州”七号 D.“嫦娥”一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