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

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当时政权的纽带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

A.世袭制度    B.等级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9年间,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一直都存在着。试从外因方面来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12分)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有人说,它又是各方力量妥协的结果,各方在围绕哪三对矛盾上进行妥协?有人说,它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的过分集中,1787年宪法是怎么解决权力的过分集中? (1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我国,提起“宰相”,可谓无人不知,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宰相”。——选自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2 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

材料3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4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汉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1792年)特旨裁之。——历史教学参考书

请回答:

(1)从秦到元,宰相有何权力?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8分)

(2)宰相制度废除后真的如明太祖所说那样“稳当”吗?若不是,明朝后来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试分析宰相制度废除的利弊。(6分)

(3)分析张居正为何“不能逃众议”的原因。(4分)

(4)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有何区别?这对加强皇权起了什么作用?(4分)

 

查看答案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战争的条件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