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上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

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唐太宗

请回答:

(1)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大臣进行了一番争论。请根据材料一,将争论中出现的几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6分)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10分)

(3)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在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体现出的人格魅力。(2分)

 

(1)许多大臣(朝士)主张采取强行内迁的政策,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李百药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温彦博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6分) (2)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戒他们守法。作用: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0分) (3)唐太宗在决策过程中善于纳谏,择善而从。(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在一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又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下列对这一著作的重大价值论述正确的是,它

A.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B.阐明了唯物主义史观

C.揭示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       D.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查看答案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名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哲学家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去改变世界 

B.马克思呼吁更多的人起来共同去革命奋斗

C.反映了马克思立志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远大抱负

D.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基本社会条件是 

A.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日益高涨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         D.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目标的是

A.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主张         B.“食盐进军”

C.国大党停止非暴力运动                 D.甘地调解教派纷争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无法建立孙中山说设想的“至完美”的国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广大中国民众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②中外反动势力要维护其统治,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资产阶级软弱、妥协,不敢彻底反帝反封建,

④当时中国处于半殖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