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选于天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选于天地之间。”

——(宋)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五)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回答:

①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②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3分)

③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8分)

 

①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4分) ②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人们探究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3分) ③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屏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出4点,即得8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2年,寓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

A.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查看答案

刘少奇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刘少奇的这些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A.文革的全面发动           B.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C.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D.中共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查看答案

“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此制度是指

A.基层民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查看答案

根据素材推出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素材:《二战时期日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分配表》

1942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除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约130万人

约40万人

111多万人

不到10.9万人

从中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面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日军在整个亚洲都发动了侵略战争      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重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