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荀子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查看答案

2010年是孔子诞辰2561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设计推出高2.561m的铸铜贴金孔子雕像,辅以由39句《论语》经典名旬设计的文字浮雕墙.以“孔子厚德仁爱的文化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了展示内涵。下面四句话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开篇序语的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君子和而不同”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范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4分)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4分)

②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4分)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性质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辛亥革命

B

C

五四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

D

③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道路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选于天地之间。”

——(宋)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五)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回答:

①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②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3分)

③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8分)

 

查看答案

1962年,寓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

A.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