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图文:(10分) 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

阅读下列图文:(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备注:材料一是《兰亭序》,材料二是“张旭草书”)

请回答:

(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时期的书法成就?(4分)

(2)试概括这三个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唐代、宋代。(4分) (2)特点:①魏晋时期:汉字发展成为自觉地书法艺术。(1分)②唐朝时期:书法艺术达到高峰,草书、楷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书法理论日益成熟。(1分)③宋代: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1分) 原因:①魏晋时期: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1分)②唐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当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规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1分) ③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多姿多彩。(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而战国变法,其核心则基本围绕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方面,进一步剥夺本国民众的基本权利,还包括焚诗书、禁游学诸文化政策,……扩张国土和增固君主的权力,而西方古代社会有关人民取得平等权利的改革内涵,在战国变法中完全找不到相应的影子。                          

引自《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

材料二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阅读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变法和古代西方改革的内涵有何不同?(4分)并结合材料概括出战国时期变法的相应措施?(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索伦改革的原则,(3分)并举出两点“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的差距”的史实。(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这一调整推动了哪场革命的开展?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试用一句话综述卡尔顿·海斯有关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并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 “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

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

 

(2)胡适的这种认识在我国近代那场运动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其存在什么问题?

  

(3)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

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概况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时人批评说:“(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毕加索这幅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的画作属于

A.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代主义美术    D.现实主义美术

 

查看答案

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A.贝多芬        B.莫扎特         C.约翰.斯特劳斯     D.肖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