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表,以下对该表所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明治时期,日本义务教育发展迅速...

阅读下表,以下对该表所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明治时期,日本义务教育发展迅速

B.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政策,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C.明治时期,女童就学率迅速提高,体现了日本社会男女平等

D.日本利用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发展自身教育,是其义务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一项统计数字来看,(德国)全国食糖消费量从1876年的平均每人6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21.4公斤,棉花消费量从1871年的平均每人不到3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7.6公斤,储蓄存款从1870年的约15亿马克增加到1914年的约200亿马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的统一

B.普法战争获得矿产资源

C.德国加强对外侵略

D.德国扩张掠夺资源

 

查看答案

赫尔曼·梅尔维尔有句名言:“美国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血!”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美国人口构成呈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

时 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 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20

32.5

788.4

177.2

998.0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和奴隶贸易的进行致使黑种人口剧增

B.对现代文明的不适应,导致土著人口骤减

C.欧洲移民源源而来,导致黑色人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D.赋税政策调整和高产粮食作物的引种使人口总数大幅度上升

 

查看答案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因为

A.全面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有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

A.作者提倡使用洋货

B.作者反对机器生产

C.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