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制度创新、政策调整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明清时期)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全国各地区的商业联系,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入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在商业资本日益膨胀的趋势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人集团。
但他们(商人集团)往往又带有地主、高利贷者的身份,其相当一部分资本转向购买土地、放高利贷或交结官府谋求特权保护,并未投入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人资本“并未投入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的原因。(10分)
(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剧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的崛起》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中“历史性的转变”应该是从 社会转向 社会,结合史实从政治、思想、科技三方面概括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表现。(10分)
在陕甘宁边区,关于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办法:凡地主土地在苏维埃时代(泛指国共对峙时期)未被没收的,不再没收,土地所有权仍属地主。已被没收土地房屋的地主,回到边区,{由政府分给与农民相同的一份土地房屋,并享有公民权。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只要地租不苛刻,政府不加任何干涉。这些办法实行后,许多地主、富农、资本家陆续返回边区。……在晋西北,行政公署于1940年4月颁布了减租减息条例。
——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稿》(下)
(3)依据材料比较“苏维埃时代”与“陕甘宁边区”时期共产党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作用。(8分)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依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马克思主义学说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22、23题。
1.19世纪 60年代,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事件是
A.“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B.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
2.“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A.十月革命 B.余粮征集制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近代欧洲引领了世界文明的潮流。回答20、21题。
1.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行”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2.《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的不同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议会可以监督政府
C.加强了国王的权力 D.君主“统而不治”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回:答18、19题。
1.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下列各项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推翻国民党政权 B.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2.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C.经济外交和政治外交并重 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回答16、17题。
1.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2.20世纪4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分析当时国内的形势时说:“第一中国要和平,第二中国要民主”为争取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
A.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签订“双十协定”
C.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D.与国民党恢复和谈
中外文明交流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回答14、15题。
1.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有
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②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
③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 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碍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究民主政治学说。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转变的是
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采西学,制洋器”
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 D.“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