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有关商朝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商朝中央的官职主要有相、卿士等 B.商朝...

下列有关商朝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商朝中央的官职主要有相、卿士等     B.商朝建立后,王位一直是父子相传

C.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D.各方国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2分)

⑵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2分)

⑶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4分)

⑷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

 

查看答案

(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开始在社会上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⑴中国“在器物上感觉不足”的背景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⑵在“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的三类人当中,材料的作者应属于哪一类?(1分)材料中所说的“在社会上运动”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⑶“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的代表人物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开始标志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回答有关问题:

⑴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

⑵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4分)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4分)

 

查看答案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

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圣训。                                    ——顾炎武

请回答:

⑴据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2分)

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

⑶指出上述认识给我国经济思想带来的变化。(2分)

 

查看答案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