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2分)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 (2分)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1950年12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下图),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时代》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4分)
材料三 1972年2月6日的期刊(下图),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四 2005年6月,《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题,用20多个版面做了一组有关中国崛起的特别报道,导语则为“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谅解才是出路”。
(4)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中“导语”的认识。(4分)
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国共合作、和平统一在海峡两岸的呼声更趋高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告: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一切存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此次合作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这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效?(2分)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2)在材料二中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2分)
材料三 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穿越60年历史,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胡锦涛总书记说:“从你们踏上内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胡锦涛与连战会晤 胡锦涛同吴伯雄会谈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了会谈。胡锦涛强调,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材料四 2008年11月3日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七十四人的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广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会晤——“陈江会”于11月4日胜利举行,并签署了航运、货运、海运、食品安全多项协议。陈云林与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共同出席了两岸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大陆赠送的是除了大熊猫“团团”、“圆圆”外,还有珙桐树,而台湾方面赠送的是长鬃山羊和梅花鹿。不断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次两会在台北举行会谈,成为了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协商进程的持续、成果的累积,将扩大两岸交往,增进双方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新的境界。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于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一政策转变的标志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联系时代背景并结合材料三、四,分析海峡两岸一定能实现统一的主要条件有哪些?(6分)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
①中国加入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和1979--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崛起、民族独立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1 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2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3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 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C.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007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曲阜参观,并作了题词(如下图)。这一题词旨在说明:
A.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山东曲阜 B.日本人民十分崇拜中国古代儒家文化
C.中国的儒学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日本人民将继承和发展两国友好交流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