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亚里士多德的千古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亚里士多德的千古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二者的共同点有

①反对盲从     ②倡导自学    ③体现了人文主义    ④强调自我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 。”这是清朝民间《武夷山采茶歌诗》,据此可说明

① 清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② 清代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 清代福建茶业主要从江西外销海外

④ 制茶叶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者生活艰苦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有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查看答案

(共20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一: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关于工业化问题布哈林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

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布哈林认为,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斯大林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通过进行阶级斗争推动经济建设。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岳麓书社)

(1)概括提炼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观点。(4分)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2分)

材料二:10月13日在我国掀起了一个群众运动,这个运动的崇高目标是纠正错误,保卫民族独立和主权,纳吉·伊拉雷政府的软弱以及钻入运动中的反革命分子的日益得势,

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成果,我们的工农政权和整个祖国的生存面临危险。

                              《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告匈牙利人民书》(1956年)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匈牙利改革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在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环节是什么?50—80年代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人民日报》社论 1978年12月25日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78年后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史实说明怎样“改革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8分)

 

 

查看答案

(共32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法西斯的兴起、扩张和反法西斯力量的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英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鉴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中国东北)。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 100万人口,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日本人转而关注满蒙,是受周围国际形势所迫。……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满洲铁路由于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陷入危机。……在二十一条问题上,日本虽然得到了在满洲从事农业和商业的土地,并获得和中国人联合开展经营,然而,这些几乎成了白纸空文。正如刚才所说,各种各样的情况促成了满洲事变的爆发。因此,满洲事变……就不能简单地断定为侵略。

                                  ——摘自日本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请回答:

(1)结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和结果,对中村粲的观点进行简要评价。(6分)

材料二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工人失业情况。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德国垄断资本家面对上述情况,做出了什么决定?(2分)试分析原因。(4分)

材料三: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次崛起。……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

                                —王斯德主编  《世界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6分)

材料四:《全球通史》记述意大利准备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写道:“墨索里尼在拿定主意后决定立即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意大利准备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德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哪些侵略扩张活动。(4分)

材料五: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并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

(5)根据材料五,指出国共两党面对卢沟桥事变提出的共同主张。(2分)以史实为依据,解析国共两党在践行上述主张上的状况如何?(4分)

(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爆发前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没有遏制住法西斯势力扩张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实践是

①俄国十月革命 

②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③我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④我国“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运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