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为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了
B.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和子女入仕并非明清时期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之一
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指商人的财富大量消耗于非生产用途,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力较弱
明清时期(1840年前),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些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对唐朝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对外商业交往频繁,是亚洲各国经济交流中心②对商业经营场所有严格的区域限定
③对商业活动时间有较严格的规定 ④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