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署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李斯主张的理由是什么?(6分)

 (2)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6分)

 (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7分)

 

(1)两种意见:行分封,还是行郡县。(2分) 理由:周朝实行分封制结果导致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4分) (2)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2分) 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 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2分) (3)不正确。(1分) 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秦亡于暴政,而非中央集权制度。(2分)汉唐宋的丞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2分) 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查看答案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查看答案

下列引文,符合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A.“夫盈宇宙者,无非物”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D.“天,有形之大者也”

 

查看答案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体现在

①鼓吹“天人感应”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③宣扬“君权神授”④强调“大一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