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冯友兰的《新事论》中:自汉以后,中国人所见者,只有一种文化,对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

冯友兰的《新事论》中:自汉以后,中国人所见者,只有一种文化,对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不感兴趣,……及至清末,中国人又看见许多不同的文化,因此对于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又发生兴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           (    )

A.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           B.中国人对文化产生了研究的兴趣

C.中国文化失去了活力               D.中国人的思想由僵化到开放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形成战国七雄争霸局面的重大事件是                                (    )

A.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B.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C.吴越之争、晋楚之争               D.吴越改革、商鞅变法

 

查看答案

国庆六十周年献礼上,成龙演唱的《国家》有句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反映了家国观念已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下列描述没有涉及家国文化的是                (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修身治家平天下”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民族间的交往和民族内部固有的鲜明特性,形成了这一地区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促进了多民族的繁荣。说明: 6ec8aac122bd4f6e(1)根据上述插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说明民主革命时期,西南地区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革命斗争。(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实行的有利于西南地区现代化的方针政策。(10分)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

—— 吴兢〔唐〕《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二  “……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酥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知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其民间有利病欲兴除者,先陈说于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以闻于王,否则报罢……大约刑赏、征伐、条例诸事,由爵房主议;增减课税、筹备帑饷,则全由乡绅主议。”

                                       ——魏源《海国图志》

(1)材料一中体现了什么制度?唐太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8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显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0分)

(3)指出材料二中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主要区别。(10分)

 

(4)指出两段材料的主要共同作用。(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图表中反映的内容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农业生产提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促进苏联粮食产量增长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束缚农业生产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